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1日突然宣布,下周起向進口鋼材及鋁材分別征收25%及10%的關稅,有指他傾向“一刀切”向所有國家征稅。世界各經濟體強烈批評美國的決定,揚言采取反制措施,局勢一觸即發,但特朗普火上加油,狂言挑釁稱“貿易戰好打又易贏”
特朗普在白宮接見國內主要鋼鋁生產商負責人時公布有關決定,以振興國內工業及提升國家安全。他承諾關稅措施將持續一段長時間:“人們不知道其他國家對待我們有多差,他們摧毀美國的鋼鐵業及鋁鐵業,過去數十年容許發生不公平貿易是恥辱。你們將獲得長久以來的首次保護,我只要求重建工業?!薄都~約時報》引述與會企業高層指,特朗普傾向對所有國家的鋼鋁制品征稅,不給予個別國家豁免權。
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說,美方的做法不具備國家安全的合理性,將于未來數日提出反制措施,法國政府直言美歐貿易戰只有輸家。澳洲貿易部長喬博稱將尋求獲得豁免,韓國則打定輸數,正草擬減少韓企損失的計劃。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說,將向美國政府澄清日本鋼鋁不損害國安。共和黨參議員羅伯茨認為,關稅只招致報復,美國的農業將首當其沖。美國前貿易官員卡特勒形容,這措施令一個行業受益時,另一個行業則受害。
面對外界的強烈批評,特朗普不但無意讓步,更揚言歡迎大打貿易戰。他3月2日在社交網留言:“當一個國家(美國)與幾乎所有國家做生意,損失數以十億計美元時,打貿易戰是一件好事,而且很容易贏。舉例說,當我們與某個國家的貿易赤字達1000億美元,但他們仍要耍手段時,我們不會再與他們做生意。我們會取得大勝,這是很容易!”
如何應對與反制,反戈一擊?
美國真正的軟肋在農業。這并不是說美國的農業實力不強。恰恰相反,美國的農業水平也是世界第一,問題在于美國的選舉制度。美國除了西岸的加州和東岸的紐約州之外,其他絕大部分的州都是所謂的農業州。農業州人口不多,但是它們非常有影響力。為什么?因為按照美國的法律,每個州都會選出兩名參議員。像紐約和加州這樣大的州,也只有兩個參議院的名額。這樣推算的話,來自農業州的參議員占大多數,那它的政治勢力自然也就比較大,所以美國政府最不敢得罪的就是農民。這也是為什么美國政府每年都要對農產品進行大量補貼的原因。
美國有一個叫CRS的研究機構,它專門替美國國會提供研究報告。根據它2006年發布的報告顯示,美國政府對大豆、棉花、玉米、大米、高粱、燕麥、大麥和花生等等都進行了大量補貼。這里面有很多產品都是要出口的,比如說我們最熟悉的大豆、玉米和棉花,都會出口到中國。如果我們能抓住美國出于政治考慮,而對農產品每年進行大量補貼的事實,提起貿易訴訟,并且說產品存在質量檢疫問題,需要我國的嚴格進口許可,要有在可以質量防偽追溯的嚴格手段,制定高標準認證準入規則,那么,受傷的還會是我們嗎?抓住對方的軟肋,主動出擊,反敗為勝!